9 月 20 日,中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 “中网”)正式拉开序幕。作为中网高端商务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今年已迈入为赛事输送志愿服务力量的第九个年头,2025年共选派 103 名优秀学子参与本次志愿服务,自赛事开幕起,志愿者们已分批有序上岗,以专业姿态投身服务工作。

为匹配中网高标准服务需求,本次赛事,主办方特别为中瑞学子开放礼宾服务助理、包房服务助理两大核心岗位,对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为确保服务品质与赛事标准高度契合,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负责老师们在赛前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们精心组织专项岗前培训,系统讲解服务流程、礼仪规范与应急处理要点;同时安排志愿者前往赛事场馆进行实地踏勘,熟悉场地布局、功能分区与工作动线,助力全体志愿者以最优状态、最足准备迎接服务任务,为中网赛事的顺利开展注入青春力量。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2022级王文轩同学以其优异的表现,获中网每日专刊采访。以下为专刊采访:
三赴中网
在服务与引领中蜕变
在中国网球公开赛,来自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的王文轩同学显得尤为特别。这已是他第三次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于中网的盛会,但与前两次不同,此次他完成了从普通参与者到学院负责人的身份转变,继续书写他与中网的不解之缘。王文轩负责中网礼宾与包房服务,该岗位地处赛事核心,需直面 VIP 嘉宾高标准需求。他坦言初期需调整从学生到服务者的心态,“专业自然服务嘉宾”是挑战,但经中网组委会与学校三次专场培训(动员大会、岗位细则、服务礼仪),迅速成长为合格“中网人”。他还提到,今年中网融入更多AI科技元素,增添了赛会现代化新鲜感。
当被问及为何第三次选择中网时,王文轩表示,这源于一份深刻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前两次是以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学习与体验,而这次,我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成为了服务和管理志愿者的人。”作为学生负责人,他需要统筹协调、上传下达,确保礼宾与包房服务的同学们能顺利上岗。这一角色的变化,让他对中网志愿服务的体系与精神有了更宏观的理解。

作为团队“老大哥”,王文轩不仅提升了组织管理能力,还见证了中网志愿精神的传递。他分享,上岗首日有经验的同学会“手把手”带新同学熟悉工作,从物品摆放到注意事项无一遗漏。“这种无私'传帮带’,正是中网精神的传承。”在他看来,团队协作中的点滴温暖,是志愿服务最宝贵的收获。
对于未来即将加入中网大家庭的新同学们,这位“三朝元老”送上了真挚的寄语:“中网之旅或许充满疲惫,但请坚持到底。当你回首时,一定会发现一个经历了成长与蜕变的、全新的自己。”在王文轩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志愿者的担当与成长。他的“中网故事”,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锤炼史,更是一段关于热爱、责任与传承的生动主角。

从首次牵手到第九年同行,中瑞酒店管理学院与中网的合作早已超越单纯的志愿服务输送,形成 “赛事育人、实践成长” 的良性循环。103 名志愿者的顺利上岗与专业表现,正是这一循环的生动注脚 —— 中网为学子提供了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的高端平台,而中瑞学子则以持续精进的服务品质,为赛事注入稳定可靠的青春力量,更让专业、责任、传承的志愿精神在九年时光中不断沉淀。
王文轩口中的 “传帮带” 传统,实则是九年志愿精神的具象体现。从老志愿者对新成员的经验分享,到学生负责人对团队的统筹协调,这种内生性的成长力量,让每一届中瑞志愿者都能快速融入赛事服务,在服务中完成自我蜕变。
对于中瑞酒店管理学院而言,九年中网护航史既是办学成果的鲜活展示,更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延伸,通过与高端赛事的深度绑定,学校得以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让“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端人才” 的目标与高端赛事志愿服务同频共振。

未来,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将继续以中网志愿服务为纽带,让更多学子在高端赛事的淬炼中收获成长,同时以更专业的服务力量,续写与中网的下一段精彩篇章。